首页

黑冰女王脚打耳光视频

时间:2025-05-23 19:00:41 作者:强降雨持续 广西海事局启动内河船舶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浏览量:40625

  中新网衢州9月28日电 题:浙江衢州:千年儒风沐今人 全民共祭孔夫子

  作者 张斌

  28日,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以“尊圣崇礼 全民祭孔 天下大同”为主题的孔子诞辰2575年祭祀典礼正式举行。

  上午8时许,孔氏南宗家庙在击鼓撞钟鸣声中打开了正大门。在第一章节“兴于诗”中,参祭人员依次步入庙门,来到大成殿前,在土黄色的地毯上列队而站,抬头注视巍峨的大成殿,殿中坐落着庄严的孔子像,殿前悬挂着“生民未有”的牌匾——这是天下唯二的孔氏家庙。

  1129年,孔子第48代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随宋高宗“南渡”,赐家衢州建家庙。自此,这支孔氏族人就在衢州住下来,衢州因此称“东南阙里”。

典礼现场。 许军 摄

  衢州祭孔大典(南孔祭典)是国家级非遗。今年是当地恢复南孔祭典20周年,也是实行山东曲阜主会场、浙江衢州分会场共祭孔子、开启新的办节体制的第一年。

  典礼现场,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担任主祭人,孔子第76代嫡长孙孔令立为陪祭人,国内外专家学者、学校师生、劳动模范、最美衢州人、孔氏族人等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加祭典。

  祭典分为“兴于诗”“明于古”“立于礼”“成于乐”“行于道”五个章节。

  大成殿内,迎神、盥洗、奠帛、洗爵、献爵仪式依序进行,这是“宋代释奠礼”的展示,祭典也来到了第二章节“明于古”。近900年前,孔端友“扈跸南渡”定居衢州时,带来了宋代的“释奠礼”,今年祭孔,首次恢复“宋代释奠礼”。

  随后,孔令立入大成殿恭请取自山东曲阜尼山夫子洞的圣水,象征着孔氏大宗的血脉来到衢州,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润泽江南。他带领参祭人员走出家庙,将“圣水”洒入孔氏南宗家庙门前的碧水桥下,让“圣水”汇入衢江。

  尼山圣水与衢江水相汇相生,象征着孔氏后裔在江南开枝散叶、衍圣弘道,儒家正脉在江南赓续绵延。

  当参祭队伍来到家庙正对面的孔子文化广场,祭典行进至第三章节“立于礼”。今年,祭孔大典首次走出家庙,庙内观看“宋代释奠礼”+广场举行“当代人祭孔”,衢州祭孔大典以“现代人祭孔”为特色,参祭者穿现代装,行现代礼。

  主要仪程为各界代表分别献五谷、文房四宝,献花,诵祭文,诵读儒学经典。主祭向孔子像敬献贡品、颂读祭文等,陪祭协助主祭完成祭祀仪式。南孔祭典,把古礼中敬奉猪、牛、羊三牲的仪式,改为献五谷等现代礼仪。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社会各界代表朗诵儒学经典,致敬先贤,《鹿鸣》是《诗经·小雅》的开篇,反映主人礼宴宾客的诗歌,与孔子所倡导的“礼”十分相符。鹿为衢州市吉祥物反映了衢州祭孔面向所有人“全社会公祭”的理念,体现了衢州人民传承千年的儒家思想优秀品德,同时体现了衢州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状态。

  第四章节“成于乐”,在全场合唱《大同颂》中,结束祭祀典礼。随着祭祀典礼完成,参祭人员和广大市民回到工作岗位,践行儒家思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为第五章节“行于道”。(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安街头响起非遗鼓乐 引人驻足欣赏

9日,浑善达克沙地自驾穿越大环线“二月二龙抬头”汽车集结赛的首站比赛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拉开帷幕。来自京津冀晋鲁蒙等地越野自驾爱好者和赛手齐聚,在春寒料峭的雪原上追风御雪、极速角逐。

阴阳师

曾经,在海外谈起“中国制造”就是“老三样”:家电、家具和服装。近年来,光伏产品、电动汽车和锂离子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规模大幅增加;今年前8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近六成,汽车、集成电路等出口产品优势继续巩固……从“老三样”到“新三样”,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中国出口商品不断攀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成为中国出口商品身上的新标签。

优莎纳公益基金乡村天使项目二期在贵州雷山正式启动

据悉,横琴口岸客货车联合一站式车道,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便利通关模式,从旅检通道扩展到车检通道。横琴海关、横琴边检以及澳门海关、澳门治安警察局、澳门卫生局粤澳两地五家口岸查验单位,在同一通关车道、同一验放平台,完成对通关车辆及人员信息的一次采集、分别处置、联合验放,通关环节大幅简化,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2024台湾大学生江苏实习见习就业特训营在昆山开营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日报道,一名土耳其消息人士透露,关于恢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谈判前景或将在今年底前变得明朗,但目前没有任何进展。

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更有保障

据悉,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中山医院携手“复旦中山肿瘤防治网”成员单位,通过科普短视频、MDT义诊、线上患教直播等方式,为大众普及肿瘤防治知识,激发大众主动筛查和及时治疗的意识,共同构建健康防线。(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